3月13日,莱慎生物与中国水产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大蒜E素对造成大黄鱼常见内脏白点病的病原菌(杀香鱼假单胞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杀菌效果,可作为渔业养殖中应对杀香鱼假单胞菌的药物及抗生素替代品。
在大黄鱼的养殖过程中,杀香鱼假单胞菌是鱼类生长过程中极为常见但很致命的菌种,是引起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重要病原菌。该病发病高峰期一般在每年冬末春初,2月份网箱发病率可达100%。由于渔业养殖模式的特殊性,大黄鱼内脏白点病早期具有隐蔽性,病后期的鱼无法进行处理,一旦爆发,治疗难度大、经济损失不可估量,需要提前预防或在前中期处理。
图:大黄鱼养殖场
实验人员从患病大黄鱼肝脏组织中提取了杀香鱼假单胞菌,并在28度的气温下,分别加入到取药组(采用大蒜E素)与对照组(使用无菌生理盐水)中。24小时后,两组的细菌生长情况出现显著的差异。
研究发现,大蒜E素对杀香鱼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16mg/L ,而竞品的抑菌浓度则需达到25mg/L,甚至50mg/L时才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这一重要实验成果,验证了大蒜E素对鱼类养殖过程中抑菌杀菌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为践行国家农业农村部全面推行的饲料“禁抗令”、维护动物源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贡献了有效、经济且绿色安全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