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疾病”:高致病、传染快、易变异
来源: | 作者:莱慎生物 | 发布时间: 2024-03-13 | 77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应对“X疾病”这一世界性问题贡献莱慎力量

在2024年1月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警告:希望各国能在今年5月以前签署“全球大流行病预防协定”以共同应对比新冠病毒致死率高20倍的“X疾病”。据WHO官网消息,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就“X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发出公开警告,称下一次大流行病暴发“并非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 ”。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X疾病”的概念2018年就已提出  

“X疾病”指一种未知的病原体引发严重国际大流行的可能性。世界卫生组织将“X疾病”列为可能引发疫情或大流行的“重点病原体”,与之并列的还有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等。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介绍,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X疾病”的概念,主要是为了引起全球对新出现的病原体或变异病原体的重视,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它们对人类的危害。由于人类活动的不确定性以及病原体变异的不定向性,我们很难准确预测未来“X疾病”的出现时间,但从长远来看,未来“X疾病”一定会在某地发生。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中,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指出,“X疾病”最主要的特点是“高致病、传染快、易变异”,它的发生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对“X疾病”的病原体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进行预测。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受全球气候加速变化、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病原跨物种传播频繁发生等因素影响,由“X疾病”引发全球大流行的风险在持续增加。虽然“X疾病”的发生很难避免,但由此引发的大流行是可以防范和应对的。

禽流感病毒潜在变种可能成为“X疾病”

“自然界的病毒时刻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尽管目前已经发现了300余种可以感染人类的病毒,但是仍然有大量未知病毒待确证,其中就有很多病毒可能具有突破物种间的障碍感染人的能力。”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表示,一项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25个病毒家族中,有约167万种未知病毒有待发现,其中63.1万到82.7万种可能感染人类。卢洪洲指出,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新的病原微生物正加速出现,大规模传染病的预防难度也越来越大。

图片来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1月30日通报浙江省发现一例H3N2与H10N5混合感染死亡病例,这意味病原体正在快速变异,存在感染人类甚至致死的风险。

央视新闻2月27日报道,研究人员首次确认南极大陆出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南极地区庞大的企鹅种群构成威胁,导致至少200只企鹅死亡。

医学界警告称,各种禽流感病毒的潜在高危变种,有可能成为“X疾病”。亦有观点认为,“X疾病”可能来自现有的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体,甚至不排除由生物突变、医疗事故或恐怖袭击引发,通过这些非常规途径爆发的“X疾病”可能在全球迅速传播。

如何应对“X疾病”这一世界性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指出,“X疾病”因为病原体不确定,其应对存在极大的困难,需要多方面多手段建立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如:提升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临床救治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新疫苗的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等。

莱慎生物致力于抗微生物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及推广。公司首席科学家姜标院士科研团队研发的大蒜E素,具有天然有机、绿色安全、广谱杀菌等特点,经权威机构验证,杀菌功效是普通大蒜素的41.6倍,能够多通道杀灭微生物病毒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在技术应用方面,莱慎生物正联合上海预防医学研究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专业机构,持续在生物医药领域进行探索研发。使用大蒜E素对ICU病房中耐药性肺炎病菌毒株及其他耐药的炎症毒株进行体外杀菌灭菌、毒株耐药性测试,数据显示,大蒜E素对此类耐药菌有强杀灭功效。

下一步,莱慎生物将启动耐药炎症菌株的动物实验,为研制大蒜E素抗菌创新药作准备,坚定不移地朝着“遏制抗生素耐药性、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命链生物安全问题”目标持续奋斗,为应对“X疾病”这一世界性问题贡献莱慎力量。

部分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中国新闻网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