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生物有机肥料专业委员会、华中农业大学生物有机肥科研团队与上海莱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莱力素”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顺利召开。来自相关政策制定和研究部门、行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肥料生产企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计80余嘉宾出席会议,聚焦莱力素的应用效果及与肥料的混配使用技术等关键性问题开展了全面、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图|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生物有机肥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年介响
研讨会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生物有机肥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年介响主持,莱慎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林华利向与会嘉宾致欢迎辞,莱慎生物副总经理杨广文详细介绍了具有抗病虫害功能的有机肥料增效剂、肥料添加剂莱力素产品基本情况。
图|莱慎生物创始人、董事长林华利
图|莱慎生物副总经理杨广文
莱力素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科学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莱慎生物首席科学家姜标团队利用仿生化学技术,人工合成的仿大蒜素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治理与修复领域,莱力素能够与多种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混合使用,药肥协同作用,相互增效,实现1+1﹥2的效果。
图|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华中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二级研究员梁华东教授
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华中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二级研究员梁华东教授出席研讨会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莱力素的产品特性。梁华东教授介绍,莱力素兼具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等特性,pH偏弱酸性,可与多种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混合使用,且与中量元素、微量元素都不会产生拮抗作用。与肥料混用时,莱力素用量少、成本低,在抗病虫害、平衡土壤菌群的同时,还能够解决有机肥发芽率问题、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植物营养吸收,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此外,莱力素与肥料混合施用省时省工,能够降低劳动成本。
图|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梁川洲副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梁川洲副教授介绍了莱力素在土壤治理试验中的应用数据。阶段试验提示,莱力素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仅为2-5天,在叶面的半衰期约几个小时,高效无残留,使用浓度低、无任何毒副作用。莱力素可作为作物种子拌种剂,避免化学农药对种子的伤害和药残,也适用于土壤病虫害的防治,可为防治土传病害提供新的有效解决方案。
与会嘉宾高度认可莱慎生物研发团队在莱力素产品开发上的技术积累,同时期待莱力素产品持续开展田间推广试验,积累更多应用数据,为农业生产一线解决土传病害、农残药残等“卡脖子”难题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赋能药肥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部分企业代表就莱力素的应用前景和商业化价值地广泛性展开热烈探讨,并向与会专家教授详询莱力素产品的使用剂量、可混配肥料产品、产品效用周期等确切问题。众多肥料生产企业现场踊跃订货。
图|莱慎生物“莱力素”研发团队与生物有机肥料专家现场为企业嘉宾答疑
本次研讨会的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莱力素在土壤修复与治理领域的效用和广阔应用前景,莱力素为土壤修复、药肥行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于促进药肥一体化发展、维护生态环境平衡和农业生产安全具有积极意义。下一步,莱慎生物“莱力素”研发团队将依托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生物有机肥料专业委员会雄厚的技术基础、强大的研发能力,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与资源优势,积极研发产品的缓控释使用方法,持续推动莱力素产品在土壤治理和生物有机肥领域的广泛应用,助推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图|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