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医院出现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患者。相关媒体报道,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期提前,在七、八月份已出现就诊高峰。7月以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近400名,与往年相比,占比翻了一番,达到了80%左右。有儿科医生发文指出,今年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流行大年,如果孩子有发热、干咳等典型表现,要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是什么?
支原体是一种类似细菌但不具有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像没有穿“外套”的细菌,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是目前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肺炎支原体属于支原体的一个类别,因其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引起肺部感染,所以被称为肺炎支原体。
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指南介绍,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指: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
传播方式与感染症状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5岁及以上儿童和年老体弱者是高危易感人群,秋冬季节尤为高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后,轻症多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重症甚至出现呼吸急促、肺坏死、肺栓塞、呼吸衰竭及肺外其他器官并发症等情况(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统计数据显示,7~10岁组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高达75%,肺炎支原体肺炎占所有肺炎总数的10%~33%,且常年可发病。近年来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年龄组已有变小的趋势(有媒体报道最小感染年龄仅为37天),发病率有所升高,肺外合并症增多。
北京疾控提醒
由于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大家熟悉的青霉素和头孢等以细胞壁作为靶点的药物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是目前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首选药物。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当前尚未出现预防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肺炎,关键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适量运动、增加身体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勤洗手勤消毒,注意手部卫生;做好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的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莱慎生物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研发的抗微生物新材料大蒜E素能够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中制止病毒体内Mpro蛋白酶的复制、抑制病菌合成蛋白酶的活性、改变生物膜通透性使生物膜失去正常生理功能,达到灭杀致病菌的目的。大蒜E素能够有效灭杀肺炎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大蒜E素有机合成技术获得2023年度中国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
优倍安大蒜E素消毒剂产品获得2023年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
以大蒜E素为核心原料的植物源性物体表面消毒液和免洗手抗菌凝胶,无毒、无腐蚀,不含酒精、不含氯,使用后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对皮肤无刺激,是应对肺炎支原体感染预防性消毒的优选。
优倍安物体表面消毒液(左)、优倍安牌免洗手抗菌凝胶(右)